作者:来自收集 【泰國新聞特約記者江湖曼谷報導】曼谷明(21日)迎來建都243周年慶﹐泰國文化部聯合多個機構﹐於4月23-27日在曼谷舉辦一系列活動﹐以弘揚歷史文化﹐邀請市民、及遊客體驗奇妙的夜間參觀國家博物館之旅﹐促進人們瞭解歷史﹐感觸泰國文化的精湛之妙。 泰國文化部長素達汪密斯指出﹐4月23-27日在曼谷多個地點登場的「叻達納哥信王朝243年」文化之旅﹐將以「國王恩义廣被」為主題﹐許多文化景點擴增開放時段﹐讓民眾有機會深度體驗曼谷這座文假名城。小編想特別流露﹐這些景點當中﹐有很多地方是曼谷当地人材晓得的冷門地標﹐很是值得外國遊客深度體驗﹐機會難得。 回顧243年前的公元1782年4月21日﹐叻達納哥信王朝的開國君主公布開啟泰國嶄新的時代與基業﹐並確立其國都設在「昭帕雅」湄南河東岸﹐一個長有橄欖樹的小村落﹐當時這個地點的名稱是「邦果」﹐邦的村子的意义﹐果是「瑪果」的簡稱﹐意义是椰欖樹。這裡從未被任何王朝設立為國都﹐但憑借著這為國王的高瞻遠矚﹐堅決捨棄祖先留下的風水寶地﹐自行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六合。沒想到這個王朝至今傳位10位國王﹐通過屡次歷史考驗﹐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最繁華的都城之一。 從第一世國王「帕普塔若法朱拉洛」大帝﹐一向到現任的第十世國王﹐叻達納哥信王朝的每一代國王都非常英明﹐秉持十項國君霸道。第一世國王﹑第五世國王﹑以及第九世國王的功績卓越﹐被泰國人敬奉為「大帝」。文化部於4月20日上午﹐在朱拉隆功大學禮堂前草坪舉行祭拜神靈以及列位先王聖靈儀式。21日上午7時在臥佛寺舉行傳統齋僧布施典禮﹐向99位僧侶布施﹐之後在曼谷的城隍廟舉行祭拜神靈典禮。 朱拉大學公園 叻達納哥信王朝243年文化盛宴 至於「叻達納哥信王朝243年」文化盛宴將在三大會場分別舉辦﹐包括朱拉隆功大學一百周年慶公園﹐這是一座現代化的新公園﹐於2017年3月26日正式啟用﹐以紀念泰國最陈腐的大專院校朱拉隆大學建立一百周年。4月23-27日期間﹐將在公園內舉行歷史圖片展﹐以及講述曼谷歷史的聲光藝術表演活動﹐由文化部文化促進司聯合朱拉隆功大學舉辦﹐會場內還輪流舉行音樂會﹑泰國傳統藝術表演﹑現代藝術現場即性創作﹑泰國美食阛阓以及文化藝術作品阛阓等。 這座朱拉隆功大學一百周年慶公園座落在曼谷市中心朱拉隆功大學校園的西側﹐臨近曼谷比来人氣超強的美食觀光夜市「班塔通路」。所以完全可以在該街區和朱拉隆功大學一百周年公園吃喝玩樂整整一天。四周還有「三樣市中心商圈」大商場﹐臨近MRT地鐵站等等﹐交通方便。 國家博物館夜間開放參觀 别的一處活動分會場﹐分別是曼谷帕納空國家博物館﹐也是泰國最重要的一處國家博物館﹐在活動期間實施夜間開放參觀﹐讓遊客體驗難得的夜間逛博物館的旅遊樂趣。這座博物館還對古建築進行夜間彩燈裝飾﹐營造美好的紛圍﹐而且在博物館草坪舉行復古式露天電影院放映活動﹐展現與泰國歷史文化相關的老電影﹐讓遊客進入時光地道﹐體驗復古之美。 此外﹐座落在湄南河西岸的「巴雲佛寺」﹐被列為「叻達納哥信王朝243年」文化盛宴的第三處分會場。巴雲佛寺座落在曼谷第一世王鐵橋的西端﹐建成於公元1832年﹐也就是曼谷正式建都後50年﹐至今已有193年歷史。據說﹐是第一世王在位時期﹐當時的財務大臣花重金買下一片咖啡園﹐而改建成佛寺﹐建成之後敬獻第二世國王作為王家佛寺。 巴雲佛寺歷史悠久﹐寺中潛藏很多歷史故事﹐例如這座佛寺最初利用鐵圍欄圍住﹐鐵圍欄是從英國採購過來的﹐當時泰國利用甘蔗糖作為交換﹐同等重量的蔗糖換取同等重量的鐵造圍欄﹐圍欄上有英國陈腐的鑄造圖案。建寺的大臣原本採購這批鐵圍欄,以敬獻給第二世國王用於建造王宮﹐可是國王不太喜歡﹐所以決定改為用於建造這座佛寺的圍欄。 巴雲佛寺內的地標建築是一座高峻的白塔﹐這座白塔建成於公元1855年﹐至今已有170年歷史。塔身高60.52米﹐塔基部周長162米﹐直徑50米﹐塔的基部還有54個佛龕﹐上面還有18座較小的佛塔圍成一圈。塔內供奉著高僧舍利﹐歷經一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一向到公元2006年﹐這座佛寺進行了內部和内部大修繕。 現代建築師勘測發現﹐這座佛塔利用一種非常罕見的建造方式﹐也就是先在塔中心建立起一座正方形的大柱子﹐柱子的邊長兩米﹐利用紅磚拌著甘蔗糖漿水泥搭砌而成﹐大柱子高20米﹐重144噸﹐也是塔中最堅固的部分。大柱子建成之後﹐才圍繞著大柱子建設圓形的佛塔。但歷經100多年之後﹐這根大柱子竟折斷了﹐斜依在佛塔的內部﹐但整座佛塔並沒有倾圮﹐只是出現了小角度傾斜。 在建築師的奇妙設計和施工下﹐運用了現代化的古蹟修繕保護技術﹐2006年的大規模修繕佛塔工程使塔中心的支撐大柱子被重新立正﹐而且繼續承擔整座佛塔的載重負荷。也解決佛塔的傾斜問題。這座巴雲寺佛骨塔修繕工程在2013年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建築工程一等優秀獎﹐當時有16個國家提名47個項目作品參加評選﹐結果巴雲佛寺的佛塔修繕項目勝出。 巴雲佛寺的白塔在2006年的修繕過程中還發現了塔內收藏的大量佛像以及珍貴文物﹐遊客可以深入塔內參觀﹐觀看泰國佛塔建築的特别內部構造﹐這也是全泰國唯一可以看到庞大佛塔內的筋骨和建築細節的地方﹐很是值得一看。此外﹐這座佛寺周邊﹐還有泰國最陈腐的唐人街「古迪金老社區」﹐從這座佛寺可以步行到整片社區參觀。 古迪金老社區座落在曼谷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區﹐最早由葡萄牙裔移民在公元1767年建立社區﹐是以社區內最早的建築物是一座基督教堂。一向到吞武里王朝時期﹐這片社區成為吞武里王朝國都的一部分﹐許多華人移民陸續遷入﹐就在臨近湄邊的一塊空地建了一座觀音廟﹐早在叻達納哥信王朝開國之前﹐就發展成為最繁華的商貿社區。 之後由一位姓黃的華裔在這片社區裡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泰式寺廟﹐後來又有穆斯林遷入集結成為小社區﹐使古迪金社區發展成為多元文化融合的小城鎮﹐四種文化和谐共處﹐而构成曼谷243年歷史中的一個亮點。 (圖片來自mgronline) 原文地址:https://thaichinesenews.com/breaking/7236/ |
@版权声明
1、本论坛文章、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泰国华人论坛】,并标明本论坛网址taihuabbs.com
3、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平台,仅用作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